網站支持IPV6
當前位置: 首頁 >動態要聞 >要聞

《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概覽

以中國式現代化遼寧實踐推動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——

《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概覽

 

中國共產黨遼寧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,于2023年2月21日至22日在沈陽舉行。全會審議通過了《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,行動方案明確了指導思想、6項原則和1個總體目標、8個分項目標、10個方面新突破、50項重點任務及5項保障措施。

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“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‘十四五’時期要有突破”重要指示,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作出的“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”決策部署,錨定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和省“十四五”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,省委、省政府決定,搶抓“十四五”后三年重要窗口期,全力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,以強烈的責任感、使命感、緊迫感,大干三年、奮斗三年,一手抓高質量發展、一手抓全面從嚴治黨,以超常規舉措打好打贏新時代東北振興、遼寧振興的“遼沈戰役”,如期實現“十四五”規劃目標任務,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遼寧實踐,在新時代東北振興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。

三年行動總體要求

◆指導思想

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深刻領悟“兩個確立”的決定性意義,增強“四個意識”、堅定“四個自信”、做到“兩個維護”,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、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,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,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,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,履行維護國家“五大安全”政治使命,著力補齊“四個短板”,扎實做好“六項重點工作”,持續做好結構調整“三篇大文章”,全面深化改革開放,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,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奮力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,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遼寧力量。

◆基本原則

——堅持高質量發展。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,更好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,堅決不要帶水分的GDP,堅決不要帶污染的GDP,堅決不要帶血的GDP。

——堅持解放思想、改革創新。以思想大解放引領全面振興新突破,著力在謀劃改革發展思路上下功夫,在解決突出矛盾問題上下功夫,在激發改革創新活力上下功夫,讓干部敢為、地方敢闖、企業敢干、群眾敢首創。

—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。踐行黨的根本宗旨,發展為了人民、發展依靠人民,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,用心用力用情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,扎實推進共同富裕,讓振興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。

——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。強化底線思維、系統觀念,處理好抓發展與防風險的關系,以安全保發展、以發展促安全,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,推動振興發展行穩致遠。

——堅持目標導向。保持戰略定力,緊盯發展目標,創新工作思路,科學謀劃超常規舉措,扎實做好基礎工作,埋頭苦干、狠抓落實,比學趕超、爭先進位,確保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。

——堅持發揚斗爭精神。堅定斗爭意志,增強斗爭本領,敢于直面問題,善于打破僵局,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,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,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,依靠頑強斗爭贏得發展主動。

◆總體目標

通過三年努力,維護國家“五大安全”能力顯著提升,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,結構調整步伐加快,創新能力顯著增強,數字遼寧、智造強省建設成效明顯,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,營商環境實現根本好轉,"一圈一帶兩區”建設加快推進,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扎實成效,社會治理能力不斷增強,人民生活品質持續改善,形成營商環境好、創新能力強、區域格局優、生態環境美、開放活力足、幸福指數高的振興發展新局面,以中國式現代化遼寧實踐推動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。

——經濟實力實現新跨越。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趕上全國水平,2024年超過全國水平,2025年如期實現“十四五”目標。

——創新能力實現新躍升。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科創中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,一批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。

——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?,F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,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安全水平大幅提升。

——改革開放取得新成效。營商便利度進入全國先進行列,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更加健全,對外開放新前沿基本形成。

——區域發展形成新格局。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,沿海與腹地良性互動,鄉村振興取得明顯成效,城鄉區域協調性明顯增強,形成優勢互補、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新格局。

——綠色發展取得新進展。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,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。

——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長同步,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,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,基本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應保盡保。

——安全能力實現新提升。保障國家安全能力顯著增強,安全底線守得更牢,社會更加和諧穩定。

三年行動重點任務

10個新突破

1、積極擴大有效需求,在推動經濟增長上實現新突破

堅持把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,著力擴大有收入支撐的消費需求、有合理回報的投資需求、有本金和債務約束的金融需求,為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提供強力支撐。

●全力以赴擴大有效投資

●千方百計提振消費

●綜合施策擴大進出口

2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,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實現新突破

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,持續做好結構調整“三篇大文章”,建設數字遼寧、智造強省,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,推動短板產業補鏈、優勢產業延鏈、傳統產業升鏈、新興產業建鏈,增強產業發展的接續性和競爭力,基本形成多點支撐、多業并舉、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。

●建成三個萬億級產業基地

●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

●加快發展數字經濟

●提高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水平

●做優做強現代建筑業

●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

●建設食品工業大省

●提升園區發展能級

●加強質量標準品牌建設

3、強化科技教育人才支撐,在塑造發展新動能上實現新突破

深入實施科教興省、人才強省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堅持教育發展、科技創新、人才培養一體推進,堅持原始創新、集成創新、開放創新一體設計,堅持創新鏈、產業鏈、人才鏈一體部署,著力將科教人才資源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。

●創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

●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

●實施科技型企業培育計劃

●實施人才強省戰略

●加快建設教育強省

4、深化重點領域改革,在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上實現新突破

加強改革系統集成、協同高效,破除體制機制障礙,推動營商環境根本好轉,提升市場主體和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。

●持續優化營商環境

●開展新一輪國企改革提升行動

●深化財稅體制改革

●推動要素市場化改革

●防范化解重點經濟領域風險

5、促進國企民企外企競相發展,在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上實現新突破

堅持“兩個毫不動搖”,選派萬名領導干部扎實開展助企幫企活動,增強市場主體信心,激發市場主體活力,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、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態勢。

●發展壯大民營經濟

●積極引進外資企業

●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

●開展央地合作提升行動

6、提升開放合作水平,在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上實現新突破

強化開放意識,發揮區位優勢,深度融入共建“一帶一路”,著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。

●深化重點區域國際合作

●構建高能級開放合作平臺

●建設東北海陸大通道

7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,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實現新突破

加快建設農業強省,保障國家糧食安全,壯大縣鄉經濟實力,穩步提高農村居民收入,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。

●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

●培育壯大鄉村產業新業態

●實施鄉村建設行動

8、統籌“一圈一帶兩區”建設,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上實現新突破

堅持區域、城鄉、陸海統籌,突出沈陽、大連“雙核”引領作用,率先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,帶動各地競相發展,加快構建優勢互補、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。

●推進沈陽現代化都市圈一體化發展

●高質量建設沿海經濟帶

●建設遼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

●加快發展遼東綠色經濟區

●增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

●建設海洋經濟強省

9、推進美麗遼寧建設,在綠色低碳發展上實現新突破

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,統籌產業結構調整、污染治理、生態保護、應對氣候變化,協同推進降碳、減污、擴綠、增長,加快建設天更藍、山更綠、水更清、生態環境更美好的美麗家園。

●穩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

●深入推進污染防治

●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

10、不斷增進民生福祉,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上實現新突破

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強保障、防風險、保安全,突出內涵、品質,全面打好文明城市創建翻身仗,加快解決重點領域民生問題,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●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

●提高城鄉居民收入

●健全社會保障體系

●推進健康遼寧建設

●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

●建設文化體育強省

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

●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

●完善社會治理體系

三年行動保障措施

加強黨的全面領導。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各方面全過程,充分發揮地方黨委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作決策、保落實的重要作用。

強化組織協調推動。省委成立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領導小組,省政府成立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指揮部。省級領導按照分工,對分管領域落實情況加強指導調度,建立重大項目、重點工程、重要工作專班專人推進機制。各地區各單位要加強組織領導,制定貫徹落實具體方案。人大、政協及群團組織要發揮各自優勢,積極參與,貢獻力量。

實施督查考核評估。建立督查考核評估機制,細化考評指標,做到可量化、可考核、可評估。建立實時在線的督促督辦系統,常態化開展督查檢查,實行半年通報、年度考核,將考核結果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。

加強重大政策研究。密切關注國家戰略導向和政策取向,提前做好政策需求研究,積極爭取中央支持。堅持“走出去、請進來”,學習先進地區經驗做法。加強與東北地區各?。▍^)溝通協作。研究解決共性政策難題。研究制定出臺相關配套政策。

營造良好發展氛圍。加強輿論引導,做好方案的解讀和闡釋,凝聚人心、形成共識,激發全省上下干事創業斗志。加大宣傳力度,全方位、多角度、立體化反映三年行動中的新進展新成效,向外界展示遼寧的新氣象新變化,釋放良好預期、提振發展信心。注重挖掘推廣一批特色做法和典型經驗,以先進促后進,形成比學趕超、爭先進位的濃厚氛圍。

信息來源:遼寧發布
關閉 打印
上一篇: 遼寧疾控:近期注意防范!特別是…
下一篇: 今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權威發布!
亚洲人成线观看